刚刚送走了“双十一”,还未喘口气又要奋战“黑色星期五”,现在“双十二”也来了,真是结账结到手抽筋。。。对剁手党而言,一句“今冬多战事”来加以形容,那是再贴切不过的。巧的是,本期的话题也因网购而起,然而本期笔者想说的并不是购物技巧(熟能生巧,勤能补拙),而是要与各位扒一扒网购订单信息泄露背后的秘密。
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会有如下经历,常收到机票改签、银行账号更改或是接到推销等骚扰电话的情形,不必差异,恭喜你中标了。那么,究竟中间哪个环节导致自己的个人信息遭泄露?问题恐怕还要从整个产业的运营流程说起。实际上,用户每下一单购买商品时,都要经过商家、电商平台、物流、抵达用户手中这四个基本环节,而在这四个环节过程中,都有可能发生订单信息泄露。
我们先从商家说起,从数据来看,商家占比33%成为订单泄露最主要的原因,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又分内部倒卖、木马病毒、第三方工具后门、弱口令以及无线与监听五个类别。这里,内部倒卖又有为内部员工行为与黑产打入行为两种:内部员工行为很好理解,待遇低员工流动大,面对诱惑很难经住考验;而黑产打入,指的是黑产直接雇用一些人员去应聘,深入商家内部获取用户数据,他们只工作一段时间就会离开去下一家。
至于木马病毒,那些谎称自己有大订单的用户,会将带有木马病毒的订单文件发给商家,员工一旦接收文件,就会受到木马病毒的感染,进而监控员工的电脑进行操作,获取订单系统内的账号与密码。此外,例如仓库管理、订单管理、面单打印等三方工具存有后门。有些甚至是由黑产直接开发,以窃取订单信息;有些则属于安全等级低,一些漏洞被利用。再加上商户自己平台,所用的弱口令以及使用非正规厂家生产的无线路由器,都有可能造成订单信息的泄露。
说完商家我们再来看坎电商平台。对于正规电商而言,泄露订单信息完全没有意义,因为这些订单赚不到什么钱,还会令其品牌形象大大受损。因此,电商平台的问题多出在内部员工、外包员工以及自身系统漏洞几方面。
从客服、技术、前端,再到数据平台,可以说电商业务体系内,能够接触到用户订单的人实在太多。内部员工管控相对容易,一来是对订单的敏感信息做匿名化处理;再者,就是操作监控,贩卖信息势必会批量偷窃,只需从统计上做个规则预警便可。
然而,外包员工在管控上则要相对复杂,外包的应用系统开发、基础架构的维护、客服都需要重点把控,安全部门要在立项初期就介入,以确保外包无法接触到敏感数据,后期也要做不定期的抽查。
最后,就是电商平台自身系统存在的漏洞,这就要看企业对防扫号、SQL注入、越权/遍历问题、搜索引擎爬取等漏洞的防范功底了,生产新上线的系统有没有经过代码审计、渗透和扫描。此外,除了主站外,还有很多后台支撑系统存在着各种问题,大企业其后台支撑系统出的问题不比主站少,此时便要及时清理回收支撑系统,该放内网的,该关的,该改的都要及时做处理。
当然,作为用户也有其自身问题,且在订单信息泄露中位居第二(占比28%),这里问题主要体现在账号被盗、木马病毒、钓鱼网站、无线安全等。因此,增强自身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至关重要。
我们先来说最常见的账号被盗,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,不再赘述,只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,目前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撞库。对于撞库,稍有技术实力的电商都会用各种手段进行防御,例如设备指纹、IP判定等防扫号。
这里说的木马病毒,主要指手机端。2014年下半年,有近70%的订单信息是从用户的手机端泄露,受害用户在手机上存有远控类软件,且种类繁多。所以,商家在自身APP上增加安全功能,对一些敏感数据做特殊加密,十分必要。
再者就是钓鱼网站冒充客服打电话、兼职招聘收集用户信息等,手段诸多。至于无线,这里主要指的是伪热点收集信息。所以,不要轻易连接公共无线网络,移动端的无线设置在不用时,要及时关闭。
在诸多因素中,还有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,那就是物流(占比22%),其主要面临内部倒卖与系统漏洞两个风险。其中,内部倒卖很好理解,有一部分是倒卖系统数据,但大多数是倒卖物流面单,主要集中在一些代理加盟的物流点,通常管理比较松散;再者,就是系统漏洞,攻击者能够直接从系统上获得物流信息。
综上所述,订单信息泄露的途径多种多样,对于用户自身可控的环节,例如账号密码、无线安全、防病毒等一定要控制好。实际上,所有的订单信息泄露引发的诈骗行为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户的联系方式,若电商能对联系方式做了匿名化处理,将在很大程度上制止了流向黑市的订单信息,当然,要做到这点需要很大的工作量以及打通上下游的诸多环节。